欢迎您访问云南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18)

2018-12-10 18:05来源:云南自考网
  二、公债的作用与结构
 
  (一)公债的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二)公债的结构
 
  公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各类债务收入来源的有机组合。实践中比较重视的公债的结构有以下五种:
 
  1.期限结构
 
  2.利率结构
 
  3.种类结构
 
  4.持有者结构
 
  5.公债结构的优化
 
  三、国家债券
 
  国家债券是中央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措资金的债务凭证。通常国家债券简称为国债。
 
  (-)国债的分类
 
  1.按偿还期限分类
 
  按偿还期限分类可分为定期国债和无期国债,定期国债又可分为短、中、长期国债。短期国债一般指偿还期限为1年或1年以内的国债;中期国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国债;长期国债是指偿还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
 
  2.按资金用途分类
 
  按资金用途分类可分为赤字国债、建设国债、战争国债和特种国债。赤字国债是指用于弥补政府预算赤字的国债;建设国债是指发债筹措的资金用于建设项目;战争国债专指用于弥补战争费用的国债;特种国债是指政府为了实施某种特殊政策而发行的国债。
 
  3.按计量单位分类
 
  按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可以将国债分为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货币国债是指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发行的国债,可以分为本币、外币、黄金三种;实物国债,是指以实物为计量单位发行并以实物还本付息的国债;折实国债,是指以若干种类和数量的实物作为综合计量单位,折合市价发行国债并归还本息。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债属于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已非常少见。
 
  4.按可否流通分类
 
  按可否流通分类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可转让国债是指可以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国债;不可转让国债是指不允许在流通市场上交易的国债。
 
  5.按地域分类
 
  按地域分类可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指在国内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国债;外债是指在国外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国债。
 
  6.按利率变动情况分类
 
  按利率变动情况分类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固定利率国债是指利率在公债发行时就确定下来,不管今后市场利率和物价水平如何变动,国债利息都按原定的利率来支付的国债;浮动利率国债是指利率事先不确定,随着市场利率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变动的国债。
 
  (二)我国的国债
 
  建国以后我国国债发行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是第一阶段,80年代以来是第二阶段。
 
  50年代我国发行过两种国债:一种是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这种公债的募集与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另一种是1954年至1958年发行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一共发行了5次。在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停止发行国债。
 
  在80年代以来的第二阶段中,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又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1-1990年,年均发行额仅为39.5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规模很小。第二阶段是1991-1993年,从1991年期发行规模第一次跃上了200亿元的台阶,年均发行额大体在303.1亿元左右。前13年的发行总量为1304亿元。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国债总量问题并不突出。第三阶段是1994-1996年,1994年国债的发行额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实际发行额为1028.6亿元,比上年的395.6亿元剧增了260%。1995年发行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500亿元,1996年更是达到了1847.7亿元,又比上年增长了近30%。1998年至今。为拉动内需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投资,国债发行量陡升,导致1998年国债发行额高达3310.9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3.7%.此后国债年发行量就一直节节攀升。进入21世纪以来,国债的发行规模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增长速度。2003年国债发行总量达到6355亿元,创下国债发行总量的新高。
 
  从1981年至今,我国发行的国债品种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债券、基本建设债券、转换债券。
上一篇: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17)

下一篇: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