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云南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7)

2018-12-10 17:39来源:云南自考网
  第十二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复习目的: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与工具的知识要点,熟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效力上的不同,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复习重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间目标与工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复习难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力比较。
 
  复习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涵义
 
  财政政策的含义
 
  广义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狭义的货币政策的含义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策的最终目标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最终目标间的矛盾与统一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基本统一的,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失业增加。但除此之外,其余目标之间都存在矛盾。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3)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当国际收支盈余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典型的“米德冲突”便出现了;丁伯根(J.Tinbergen)论证了实现n个政策目标至少需要n个独立的政策工具;蒙代尔(R.Mundell)则进一步提出了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均衡,货币政策维持外部均衡的“政策搭配论”。在封闭经济的假设下,米什金(Mishkin)也证明了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存在矛盾。著名的“克鲁格曼三角”则认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中至多能同时达到两项。
 
  3.最终目标的多目标与单目标
 
  (1)多目标
 
  (2)单目标
 
  我国中央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物价,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物价稳定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的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单目标。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中间目标的含义
 
  目前各国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中间指标一般只有两个,即财政支出和税收
 
  货币政策中间指标则相对较多,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利率、货币供应量、贷款总规模等。
 
  目前我国把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层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
 
  1.财政政策工具(手段)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各种具体财政措施。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收、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2.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当局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采取的措施或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数量型间接控制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它们通过银行系统管制整个经济的总信贷水平;另一类是选择性的质量型直接控制工具,包括改变法定保证金、消费信贷等,主要用以对特殊信贷领域和证券市场进行控制。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择类性货币政策工具。它不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信用总量或货币总量,而是某些特殊领域,可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根据需要选择运用。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
 
  (3)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包括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等。
 
  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用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方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中国人民银行法》确定的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上一篇: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6)

下一篇:2019年4月云南自考《财政与金融》考点复习(8)